装修合同陷阱多市民需警惕“增项”风险
发表时间:2025年02月16日浏览量:
邯郸市民史先生和杨先生在装修新房时遭遇合同“增项”问题,导致装修停滞和定金纠纷。律师提醒,签订装修合同时应仔细审查条款,明确材料品牌和增项款幅度,以避免争议。
在装修新家的过程中,不少消费者可能会遇到合同“增项”的问题,这往往会给业主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和装修停滞的困扰。近期,邯郸市的史先生和杨先生在装修过程中就遭遇了这样的问题。
史先生在2024年3月与邯郸市复兴区某装修公司签订全包装修合同,合同约定以“样板间优惠价”不到6万元完成新房装修。然而,在开工前,史先生发现选料单中的品牌与参观样板间时所见的大品牌不符,且原本约定的全包项目如水电、木门等也变成了合同外的“增项”。史先生提出解除合同时,被告知已缴纳的1.77万元定金不予退还。
同样,杨先生在永年区刚买了一套房,与丛台区一家装饰公司签订了合同,交了2.6万元定金。后来发现板材使用上与业务员许诺的不一致,且升级材料需要加钱。杨先生想退定金,但合同上约定需扣除百分之二十的违约金,他认为这不合理。
河北乾骥律师事务所冯文绮律师指出,如果装修公司确实存在擅自增加工序和材料,导致业主承担额外“增项”成本的情况,那么因装修公司擅自停工行为致使合同解除,该公司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因停工所造成的损失。
随着装修进入旺季,冯律师提醒广大业主,在签订装饰装修合同时应仔细审查,明确合同中应注明装修材料的品牌、型号标准及数量,并约定好增项款的增减幅度,避免双方发生争议时,没有合同依据的情况出现。
装修合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文件,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审查每一项条款,特别是关于材料品牌和增项款的约定,以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。同时,对于装修公司的任何额外要求,消费者应保持警惕,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。
pages/news/detail/detail?city=hd&channelId=03&newsId=52244353&zxtype=fcq